close

<內容簡介>

現在的社會是--

  .10年沒有加薪;考15張證照還是只能拿到新人薪資。
  .新鮮人進不了自己喜歡的行業;工作多年的人,愈轉職薪資可能愈低。
  .雙薪家庭才能生活;看樣子40歲才能結婚成家。
  .工作機會都是時薪、派遣、兼差之類的,很少正職出缺。
  .房貸要揹到70歲,多數人永遠不敢生第二胎。

這是日本NHK電視台跟三菱總合研究所共同合作的全國性調查結果,本書發表之後震驚了全日本,掀起日本媒體與出版界至今不衰退的「○○歲要如何」話題風潮。你認為臺灣年輕人面臨的情況會比日本好嗎?

  (政府的統計方式是,社會每五年算一個世代。而目前35歲左右的青年,總人數占最多,高於各年齡層。行政院主計處2010年統計資料顯示,臺、日的狀況非常雷同。)

  畢業很久了沒找到工作、工作很久了沒存下積蓄、積蓄很久了頭款還不夠購屋、購屋和生小孩好難兼顧、成年男女首次結婚的年紀逼近35歲……我們要如何脫困?

  這不止是35歲世代的問題,因為,20年後國家的未來,便是由35歲的世代所負擔。如果35歲的人們,無法安心工作,不想(或不能)在職場出頭、不敢規畫未來,如何能成為日後景氣與繁榮的支柱?

  這些問題,我們該如何解決?本書採訪上萬人,歸納出25種狀況,也就是個人必須有的25種覺悟(或者準備),包括:

  .換跑道通常得花很長時間準備,否則就意味著從零開始領低薪;
  .找個能安定下來的工作,是最危險的想法!不斷進修才可能存活;
  .你不能常常換工作,但卻得時時注意能不能找到新工作。
  .愛你所作的工作,而非做你所愛的工作,比較快有出頭天……

  想在就業市場上有機會,你「一輩子都必須重複這樣的學習動作」。
  ——全球知名社會學者紀登斯

  我們知道,打造更好的未來,不能全指望政府或地方政策,但一個日本小村落還是做到了。日本岡山縣的一個村長,提供居民住宅與育兒的支援,成功打造安心育兒的環境,不只讓離鄉的年輕人回鄉創業,更讓十五個家庭移居到村落中生活,找到工作機會。

  而在英國,出現了很多「協助就業」的公司,兩年間已經協助十萬人就業,這不只是幫忙找工作而已,還提供行業狀況介紹、職能訓練等服務,以「分段計酬」的方式收費,幫求職和求才者找到真正的長久工作。在政府支持下,他們準備再幫助五十萬人找到長久的工作,他們的辦法是?

  日本政府參考了英國的做法,開始建立工作卡制度,讓求職者在企業第一線接受實用性的訓練,並可支薪,日後更有可能直接獲得企業錄用;而企業方面,想降低流動率,必須放棄以往刊登人事廣告的求才方式,長期與人力供應單位配合(落實工作卡制度),重新分析工作內容,提供兼顧家庭的工作方式,例如,優衣庫能讓店長每天只工作八小時,促成女性就業的活躍;大和證券則能做到讓員工七點回家。

  書中為你第一手採訪了各種面臨困境的35歲世代,每一種困境都意味著一種必須趕緊改掉的舊式觀念、必須盡快揚棄的舊式做法。本書提供的真實故事,不只是提出「政策」方法,更需要企業管理者發揮創意,改進管理方式;同時更需要三十五歲世代的人改變觀念與做法。我們的富裕未來,才有可能找回來。

本為轉載至 http://www.books.com.tw/exep/prod/booksfile.php?item=0010536434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資訊分享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